江西省將出臺《鄱陽湖生態經濟區水污染物排放標準》
作者: 本站 來源: 本站 時間:2015年05月15日 字體:[大中小]
聯系
歷經5年醞釀、調查、論證,我省即將出臺嚴格的地方標準,保護鄱陽湖“一湖清水”。4月28日,記者獲悉,《鄱陽湖生態經濟區水污染物排放標準》報批稿已編制完成,并公開聽取社會各界意見,經省政府批準和報國家環保部、標準委備案后就可實施。我省這一強制性地方標準,規定了鄱陽湖生態經濟區38個縣(市、區)內規?;笄蒺B殖場等污染源7種水污染物的排放濃度限值。
鄱陽湖是我國最大的淡水湖,長江流域僅存的兩大通江湖泊之一,也是江西的“母親湖”。我省一直不遺余力地保鄱陽湖“一湖清水”,大量建設污水處理廠解決污水直排入湖難題,提高環保準入門檻,通過“五河一湖”水污染治理等工程,加大流域生態環境的保護力度。然而,近年來鄱陽湖水質總體呈現下降趨勢,在2000年前,基本沒有劣于Ⅲ類水斷面,但現在則以Ⅲ至IV類水為主。此外,鄱陽湖富營養化指數呈上升趨勢,已進入輕度富營養化水平。由于人類活動等的干預,湖區生態系統退化趨勢明顯,濕地生態系統水質凈化能力削弱。
專家表示,我省目前環境保護仍在執行國家環境保護的相關標準,如在約束水污染排放方面執行《污水綜合排放標準》(GB8978-1996),頒布實施距今已有近20年時間,近年來國家雖頒布了如電池工業、陶瓷工業等行業的污水排放標準,但針對鄱陽湖周邊以農業和未來生態經濟特性為主的產業,尚未作出有效的規定,而這些污染源對鄱陽湖的影響較大。因此,制定地方性環境保護標準迫在眉睫。
2010年,省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在開展相關鄱陽湖研究的過程中,提出了編制《鄱陽湖生態經濟區水污染物排放標準》的設想。歷時5年,這一比國家標準更加嚴格、全面的地方性強制性標準正式“出爐”。
按照公示的文本,這一標準明確了鄱陽湖生態經濟區38個縣(市、區)內污水處理系統、規?;笄蒺B殖場、港口和碼頭企業或設施,懸浮物、化學需氧量、石油類、動植物油、總氮、氨氮、總磷等7種水污染物的最高允許排放濃度限值。此外,實施之后,湖體核心保護區禁止新增排污單位和新增排放污水,航運船舶禁止直接向水體排污。
專家表示,環境保護標準作為重要的環保手段,減排效果突出,鄱陽湖水污染物排放標準的實施,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鄱陽湖水質。(江西日報 中國污水處理工程網)